close

 

2013-0118

 

爬山穿雨鞋是傳承自一般中級山登山隊的習慣,而追根究底,穿雨鞋爬山應該是原住民的生活智慧. 許多不熟悉本土登山文化的人都對穿雨鞋的行為感到不解, 因為市面上專業登山鞋的選擇那麼多, 應該足以應付任何登山狀況,真的穿雨鞋比較好嗎? 這一點在登山人的圈子還是一個莫衷一是的辯論話題, 有的人是雨鞋的死忠派,有的人則舉證例例的訴說穿雨鞋的不適當,然其中決定因素只是腳型與鞋型配合之間的差異而已。

 

怎麼說呢? 雨鞋只有單一鞋型,而且是由單一種材質所構成,但每個人卻都有自己獨特的腳型,理想上每個人必須穿特別為自己量身訂做的鞋子,才能完全符合自己的需求,但現實上,應該數不出幾人能擁有為自己量身訂做的鞋子。

專業鞋商的折衷之道是將人的腳型分為幾大類,再依各類腳型推出適合的鞋型,就足弓的彎曲度來分,就有高、中、低三大種區分;

就腳踝出力角度上,則有適中,內翻,外翻三大種區分,而且還可再更細分,登山鞋可以為不同的腳型提供合適的鞋型, 但雨鞋則只能"以一型應萬型," 自然就會出現有的人穿雨鞋OK, 有的人則穿不慣的不一致現象.

 

一般穿雨鞋OK的人多半是腳型比較中庸的,也就是足弓彎曲度適中且腳掌無明顯外翻或內翻者,因為這樣的腳型比較不需要鞋子有特別的支撐或保護功能,另外,體重和腿部肌力也是重要因素,一般體重越輕且肌力越強者,越不需要鞋子有特別的支撐或保護功能,也就越能夠適應雨鞋,這應該是大部分原住民都能穿雨鞋穿得嚇嚇叫的主要原因他們的腿部肌力因為每天在山林中奔走鍛鍊,已經遠超過一般人的強度,因此他們能忍受雨鞋的無支撐與無保護。

 

若是屬於穿雨鞋OK的一族即能享受雨鞋的以下優點

(1)光滑:雨鞋的材質是堅韌的橡膠,且具有光滑的表面,這可以避免被刺藤芒草等帶刺植物刺入而造成行進上的阻礙。

(2)堅固:探勘的行程對鞋子是一個很大的折磨,不夠堅固的鞋子會讓你在中途陷入無鞋可穿的窘境,雨鞋不怕刺藤芒草等帶刺植物,不怕蛇蟲鼠蟻,不怕尖銳岩石,也不怕水窪泥濘,所以可以完全不用擔心在探勘途中會有鞋子掛點的悲慘狀況,穿登山鞋的人可能在探勘途中鞋底脫落

(3) 價廉,買過雨鞋的人應該都知道吧?

 

就算屬於穿雨鞋OK的一族, 也不代表穿雨鞋是個美好的經驗. 多數人還是都會有些不適,常見的包括腳趾的擠壓(造成黑趾甲)與足弓內凹處的酸痛等,針對這些不適,許多人有自己愛用的緩解方法,像是穿厚襪,墊厚鞋墊,穿護踝,穿大兩號的鞋等等,但這些方法不見得人人都適用,這還是因為每人腳型不同,所以雨鞋不合腳的地方也不同,自然緩解方法也會不同。

 

這裡的訣竅就是多聽,多看,多嘗試,然後找出適合自己的方法,另外,行程的地質也會影響穿雨鞋的不適度。

一般來說,雨鞋較適合走鬆軟的路面,像是一般下切途中的枯葉與爛泥堆成的地面。

長距離的柏油路或水泥路與林道等,就比較不適合穿雨鞋踢,但這還是依個人腳型,體重,肌力而定,亦很多人不覺得穿雨鞋踢20-30公里的林道有何不適。

 

雖說雨鞋結構簡單,但市面上卻充滿不同廠商,不同款式的產品,有什麼選擇的考量嗎?

有人強力堅持只穿一種全綠色的雨鞋,其說法是,種全綠色雨鞋是市面上所有雨鞋中材質最軟的款式,而材質愈軟,抓地力愈佳,走起滑溜濕黏的中級山路面越是犀利。

 

另外有人偏好鞋筒上有一截加長套的款式,這種加長套可以減少樹枝雜草在行進中掉入雨鞋內(行進中一直要脫鞋倒樹枝是很煩的事)也可以阻礙馬蝗或其他蟲蛇的攻擊。

 

另外在知名登山用品店販賣、標榜登山專用的雨鞋,價格是一般雨鞋4-5倍但他不是一體成型,而是鞋身與鞋底接合而成,就如一般運動鞋或登山鞋一樣,就可能會有鞋底與鞋身脫離之問題,相較之下,一般一體成型的廉價雨鞋卻可以穿個5-6年都還能勝任愉快。

 

總結以上所說幾項要點:

1. 雨鞋適合我穿去爬山嗎?

: 依腳型,體重,肌力而定。腳型正常者較有機會,若腳型不適合,則減個幾公斤體重可能就可以若還是太胖,則努力練肌力可能就可以。

 

2. 穿雨鞋不舒服怎麼辦?

: 可以試試各種緩解方法: 穿厚襪,穿多雙襪子,墊厚鞋墊,穿護踝,穿大兩號的鞋等等。但有一點必須要瞭解: 穿200-300元的鞋, 能奢望有多舒服嗎? 只要不會造成運動傷害(見第1), 習慣就好了.

 

3. 該怎麼選雨鞋?

: 有人說全綠色雨鞋是唯一選擇,愛的是它材質的柔軟,但按功能性亦應考量長鞋筒或有加長鞋套、鞋底與鞋身一體成型之構造。

 

文章載自Llama Taiwan (雅瑪登山)

 

穿雨鞋登山是否適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eggy 的頭像
    Peggy

    越過山的那頭

    Pegg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